2023年,讓人最感觸的莫過于3年疫情終于結束?;厥走@段歷程,廣州客服人在22年底的10-12月中經歷封控、隔離、放開,一度給客服運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。12月的“羊”來得是那么突然,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,業務也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峰沖擊,如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保障業務的平穩?相信這也是客服中心這段時間的難題。借由本文,在后疫情時代和大家一起探討下,在未來如再遇到類似情境,客服運營工作該如何應對。
我們可以把此類型的問題定位為人力不足帶來的壓力,導致業務無法承接。引發此類問題的可能性有很多,比如某款產品突然爆火,用戶暴漲,人力嚴重不足;又或者產品突然故障,給大批量用戶造成影響,導致咨詢上漲等。
本次討論提供三個方向:人機協同、培訓體系建設、制度保障。當然不僅局限于此,也有其他方向可以一并處理,僅供大家參考。
01
人機協同
目前大多數客服同行都在不斷走向客服智能化,借助機器人不斷地降低人力成本,說明智能化的趨勢是大家所認同的。如何借助機器人去做好前置服務判斷和引導,也是一個難題。在當前客服招聘市場中,機器人訓練師的崗位也是屢見不鮮,證明機器人訓練師在客服運營工作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提升。
我們常見的機器人配置一般會有一問一答式、任務式對話等等,會根據用戶的問題類型配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會話方式。例如明確有答案的問題,設置Q&A即可;如果是需要按步驟確認信息的,則需配置任務式對話一步一步進行引導確認;到最后人工客服的時候,則只需要快速收集資料,辦理業務即可,進一步簡化人工工作,提高效率。
其次在機器人的考核指標上也會有很多細分,例如考核轉人工率、問題有用率等指標,可以進一步結合對應轉人工后的業務類型分析判斷轉人工的原因,反推機器人的問題配置優化;結合用戶對機器人問題有用率的評價,去不斷調整問題詞條,添加相似問法不斷訓練機器人,達到匹配率的提高,快速準確識別用戶的問題,并提供有效答案,也是可以實現效率的提升。
另外機器人的轉人工策略,同樣也是可以做針對性配置,例如針對優質VIP等用戶群體,設置轉人工策略可以更簡便快捷;咨詢到部分難點、痛點問題,也可以設置優先轉接到人工去解答,這樣可以將更多的資源傾斜給更重要的用戶,為其提供優質服務。
02
培訓體系建設
培訓體系建設在客服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包括課程體系、內訓師體系、培訓制度體系、培訓效果評估等。課程體系又可進一步按崗位、在職時間、產品、內容劃分,例如電話客服培訓、在線客服培訓、質檢培訓、TTT培訓、管理認知培訓;新人業務培訓、在職員工服務技巧提升等,這里不做進一步展開講解,詳情參考下圖:
培訓體系建設的目的就是在于為團隊不斷輸送新生力量,不斷提升團隊人員的服務意識、技巧等能力,并通過培訓不斷打通各業務產品之間的通道,實現多渠道多技能人才的儲備,助力提升整個團隊的抗風險能力,在上述困境時可以及時地抽調儲備人力進行高峰業務支援,達到人力復用的效果。
當然培訓體系建設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培養復合型人才,更多是作為整個客服中心的支撐團隊,為客服團隊提供各類定制化培訓,與質檢、運營團隊三位一體配合提升團隊服務質量。
03
制度保障
完善的制度保障是給一線客服同學信心,降低對加班、支援工作的抵抗心理,從績效管理、活動激勵等方面給到一線同學激勵,讓大家更愿意配合團隊的調度調整。
例如,可以在績效管理中,增設加分項,根據加班時長&產出評估效果,給出一定的加分獎勵;又或者可以做不定期的激勵活動,與接待量、工時利用率掛鉤,刺激大家提高效率等。再配合一定的災備機制,例如當業務量級達到某個值便啟動:
人力資源梯隊安排:業務不忙的組別支援業務忙的組別、支撐部門(如質培投訴)上線支援、管理團隊上線支援等。
機器人、IVR調整:啟動應急通知(可系統升級維護或統一口徑話術告知),引導通過留言或不繁忙的反饋渠道進行業務咨詢。
除了以上三點,再例如文化建設,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把文化建設深入人心,時刻受到團隊文化的影響,大家會更加自發地為團隊奉獻,甚至可能無需主動提出加班需求,員工們會愿意為團隊提供幫助,但文化建設也是最花時間和精力的,需要團隊上下一致,在日常工作中,不斷地強調、分享,給大家灌輸什么事是符合團隊核心價值觀的,即是我們所向往支持的。這一部分的創建還可以借用優秀對話、優秀的人或事,在每日的早夕會上進行分享等等。
團隊文化的提煉也可以從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、生活中進行提煉,再讓大家進行共創討論,得出每個團隊特有的核心價值觀,這樣大家對于各自團隊的文化認可度也將達到高峰,團隊凝聚力自然就會形成。
2023年已然走過一旬,客服人在普通的工作中不斷迎接新的、各式各樣的挑戰。希望大家在遇到上述人力困難緊張的情境時通過這篇分享,可以給到大家一定的參考,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客服運營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長,不斷乘風破浪,安全著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