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銷售,這是一個銷售為贏的時代。
上到世界500強的巨無霸企業,下到街邊流動的個體小販,不管是流量為王的電商平臺還是知名的明星藝人代言帶貨,本質都是銷售。在流量紅利已經逐漸匱乏的市場現狀下,如何挖掘潛在用戶、挖掘潛在銷售機會、提升每一個目標客戶的客單就是我們作為銷售的關鍵突破口。也有一些同學會說,自己是在職能保障部門,或者供應、服務部門,沒有銷售額目標考核,這個想法是完全不對的,其實我們所有的職能保障、資源供應、服務體驗都是為了服務“銷售產出”這個終極目標,每個人都與公司最終的GMV相關。今天就以電商平臺客服團隊為例,講一下我是如何通過培訓團隊銷售能力,最終實現了銷售額同比翻6倍的結果。
01講銷售技巧前我們先看如何制定銷售策略
作為團隊負責人在確定銷售目標后,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銷售策略,前提是需要先洞察清楚我們的業務能在哪些環節發力?如果制定的策略方向和團隊發力的機會點是相反的,那么可想而知,團隊如何完成公司要求的銷售目標呢?
我們都知道流量*轉化*客單=銷售額,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拆解方法,如果是目標測算,就需要細分到客戶人群,對應人群轉化、對應品類客單等顆粒度來計算目標的合理性。前面我們講到是以電商客服團隊為背景來做銷售策略,那么電商客服團隊在提升銷售額的發力點上,接待人數和客單價都屬于被動因素,但轉化率屬于主動因素,也是客服團隊是可以通過轉化率提升銷售。
接待人數上相對比較被動的因素是,因為接待人數涉及前端流量、推廣等因素,但我們可以做的是:在將主動進線咨詢的流量承接好之外,對可以有觸點的人群主動跟進,增加會話機會。只有溝通了才有機會銷售,比如新客主動引導成為店鋪會員、靜默客戶主動關懷提升客戶體驗、歷史流失客戶再次跟進挽回銷售、老客戶精細化維護延長會員生命周期等,任何可以和顧客溝通的方式都不要錯過,溝通才是一切的開始。
客單價為什么也屬于被動因素呢,因為店鋪平均客單是由店鋪主推商品定價決定的,比如是快消零食品類,客單價基本低于100元,而母嬰奶粉或家用電器品類,客單基本上千元,客服能通過關聯銷售提升一定范圍,但不至于影響到店鋪整體客單。
而客服和銷售產出關聯性最大的就是轉化率,轉化率的高低也決定了銷售產出的高低,以上圖為例,在同樣接待人數和客單價的情況下,轉化率的變量對銷售額的影響非常明顯,所以我們銷售目標的核心策略應該在轉化率的提升上,那么轉化率應該怎么提升呢,這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分——銷售技巧。
02有了銷售目標和策略,技巧如何提升?
我總結提煉了銷售成交6步曲,將過往團隊提升銷售能力的經驗分享給大家。
1.提升客戶挖掘能力
客戶挖掘,即提升接待量。
客戶挖掘的前提是,我們需要非常清楚我們的客戶人群畫像,通過清晰的人群畫像來分析該人群主要的關注點是什么?我們是否需要區分客戶路徑來跟進,不同路徑的客戶有什么不同的訴求?
舉個簡單的例子,如果我們是保健品牌,主要人群是18-25歲的年輕女性人群,那這個人群特點是愛美、愛吃、注重顏值,吃保健品更多原因是健康及抗老焦慮,那我們在挖掘過程中如何能有效吸引顧客呢?那就要結合產品效果、口碑,種草式的引起顧客的興趣。
2.學會分析客戶類型
不同客戶群體有形形色色的人,有說“一千個觀眾,一千個哈利·波特”,我們只靠一套溝通方式能用在所有顧客的溝通里面嗎?顯然是不能的,我們參考四型人格把客戶群體分成4類,即溫和型、表現型、分析型、支配型。
溫和型的顧客,典型的特點是親切禮貌、愛交朋友、聊天主動且有幽默感,這類顧客在購物中相對缺乏主見,需要依賴推薦??头膽獙记删褪墙o予充分友好的態度,而不局限于交易的溝通拉近距離,最后結合客戶的訴求幫她們做出選擇。
表現型客戶,典型的特點是愛表現自己、善于表達、喜歡被贊美,這類客戶我們主要抓住他的優越點并引導講出,給予巧妙充分的贊美,耐心傾聽并肯定,最終可以適當表達商品能給顧客帶來的加分點。
分析型客戶,這類客戶很喜歡、注重數據細節,希望通過各種分析來降低自己的風險,喜歡自己做出決定。這類客戶我們只需要提供足夠的資料,以及能做出有保障的承諾來打消他的疑慮,最終引導其做出選擇。
支配型客戶,這類客戶屬于典型自信但不太友好的性格,做決定迅速果斷、不喜歡討價還價,比較以自我為中心、對客服要求較高。服務這類人群的客戶,我們需要言語簡明扼要,溝通方案需要利落干脆,同時需要給予客戶充足的認同感來滿足客戶。
以上4種客戶類型,可以結合實際客服接待場景來打一下標簽進行案例分析。
3.通過溝通與客戶建立信任
我們分析了客戶類型,也知道了不同客戶人群我們的溝通應對方法,那接下來我們看如何和客戶建立信任。為什么要建立信任呢?舉個例子,我們日常買東西喜歡問身邊同事、朋友的建議,為什么會問?就是因為比較信任他們,會綜合參考她們的意見來選購。而我們與客戶僅僅是線上溝通,如何通過溝通技巧來獲得客戶信任呢,可以參考這4個步驟
步驟1:獲得客戶好感要有專業的人設,真誠的語言文字,了解客戶的顧慮和疑問,真誠專業快速響應,讓客戶產生好感。
步驟2:激發興趣產生了解客戶購買產品背后的原因,通過溝通獲取對應的信息,主動給予客戶關懷、建議,結合自身案例互動,推動客戶關系。
步驟3:建立信任關系認同客戶的擔憂及顧慮,同理心表達自己和客戶站在同個角度,與客戶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。如果客戶還沒有認可你,那么此刻你推薦任何產品的成功率都是不高的。
步驟4:注重體驗分享一個忠實客戶背后隱藏著200個潛在客戶,促進客戶關系網的形成,服務好一個客戶,客戶就是品牌最好的KO。即使客戶當下未成交,但客戶對你的好感已經形成記憶。
4.挖掘客戶潛在需求
客戶需求挖掘上,要學會區分表面需求及隱性需求。銷售一定要會剖析客戶的隱性需求,弄清一個問題:什么是需求?
表面需求一般是日?;?、大眾化的產品,比如紙巾,一般只看品牌和性價比,而存在潛在需求的產品更偏向專業型產品,從長遠考慮,多對比。拿一款鈣片舉例:客戶購買鈣片的表面需求是看價格、味道、適合人群等,但潛在的需求是鈣含量高不高?口碑好不好?有沒有副作用?是買給老人、孕婦還是小孩吃?這些都是我們在銷售中需要挖掘的潛在需求,同時也能讓客戶認識到問題及痛點,可以更好地引出我們(產品)的解決方案,還可以結合需求推薦其他適合的產品,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顧問式銷售。所以,潛在需求一定是需要挖掘的。
5.呈現產品價值
需求挖掘之后,我們應該怎么利用技巧把產品介紹給客戶但不被拒絕呢?我們可以參考FABE銷售法則,也叫特優利證法則,是一個把商品的特征、商品的優勢、客戶利益以及對賣點的證明,按照科學的邏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技巧和工具。
參考下圖的西瓜為例,我們結合FABE的銷售法則如何來銷售呢?
F=特征:這只西瓜紋路散開,瓜蔓碧綠,果型端正A=優勢:這樣特征的西瓜肯定瓢紅籽少,皮薄汁多B=利益:吃起來清甜可口又解暑,天然水果又安全E=證據:來,給你一塊試吃一下,吃過都說好
6.促成客戶下單
通過前面的關系建立、需求挖掘、產品推薦,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如何促成訂單,也有很多客戶是在這個環節流失的,最后一步一定要抓好銷售機會,盡量不讓每一個可銷售的機會流失。
好比釣魚,魚漂下沉就是收桿的信號,客戶對產品已經沒有疑問,開始提問其他,比如怎么買?發貨時間,使用方式、售后保障等就是購買信號,這一類客戶通常是屬于比較果斷型的,我們只需要給予積極解答及產品保障就可以成交。而日常銷售比較頭疼也是流失率最高的是顧慮型的客戶,遇到這樣的客戶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來促成訂單。
● 利用怕買不到的心理● 利用貪便宜的心理● 選擇困難癥,幫客戶做決定● 制造期待感,想象使用場景● 具體溝通話術可以參考下圖:
只有了解客戶、理解客戶、有同理心才能獲得好感,再多的技巧只是錦上添花,通過技巧能成交這一次,而想多次成交除了技巧之外,還需要有真誠的態度和過硬的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