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企業而言,客戶是企業收入的唯一來源。然而許多企業在實際經營中,客戶關系管理卻存在諸多問題,如:同行競爭激烈,客戶關系總被競爭對手搶走;客戶關系掌握在少數銷售精英手里,總隨人員流動而流失;開發客戶沒有工具和方法,成功經驗無法復制到組織等等。
在華為,客戶關系被稱為第一生產力?!度A為基本法》中就指出,“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,只有客戶成功,才有華為的成功”。后來,“以客戶為中心”成為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之一。
華為是如何讓客戶關系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的?華為的客戶關系管理與其他企業有什么區別?如何才能做好客戶關系管理,獲得市場成功?對此,嘉賓商學導師、華為前解決方案架構設計部部長、華為前政務云業務部部長黃彬進行了深度解讀。以下,Enjoy~
華為一直把客戶關系作為第一生產力,作為所有營銷活動的基礎。任正非曾將營銷的四大要素總結為:客戶關系、解決方案、交付、商務融資。其中客戶關系是第一要素,因為缺乏客戶關系的基礎支撐,其它一切要素都無法發揮作用,它是一切的根。
很多企業在客戶關系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,總結起來就是“一多二少三無”:
一多:過度依賴銷售精英,關鍵客戶掌握在少數銷售精英手中,造成公司內部山頭林立。
二少:公司管理層面第一缺少組織客戶關系,第二缺少對客戶關系管理和評價機制。
三無:打法無套路,信息無沉淀,無解決方案營銷能力。只采用標準化產品,無法差異化,陷入價格戰。
解決以上問題,華為的方法就是介入立體式客戶關系的管理能力,而構建立體式客戶關系會對重復持續的銷售帶來非常大的收益。
立體式客戶關系體系的構建是所有華為銷售心中的教堂。首先,教堂代表信念,即以客戶為中心。其次,教堂代表理想,即支撐公司業務在客戶界面取得長期成功。最后,教堂也代表立體式客戶關系,即把客戶關系構建在地基堅實、支撐到位的基礎架構上,通過教堂式(立體式)客戶關系的構建,讓企業向客戶展現綜合實力,呈現給客戶帶來的價值,最終獲得客戶認可。
立體式客戶關系體系包含三個層面:關鍵客戶關系、普遍客戶關系、組織客戶關系。
關鍵客戶關系是點:這是公司在客戶那邊獲得初始訂單的關鍵。也是能夠活下去、項目取得成功的關鍵,對戰略性、格局性的項目影響巨大。
普遍客戶關系是面:這是口碑和建立良好市場拓展氛圍的基礎,它對組織客戶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,普遍客戶關系是企業活得好不好的關鍵。
組織客戶關系是勢:它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在客戶界面長期存活,能否與最關鍵、最有價值的客戶建立組織客戶關系,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,是牽引公司在市場上長遠發展的發動機。
立體式客戶關系是大部分公司“贏”的控制點,在構建立體式客戶關系上,首先基于不同的客戶關系要采取差異化的方式,其次要充分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,從客戶需求出發。
1
關鍵客戶關系
積累情感的強大壁壘
很多公司把客戶關系片面理解成吃吃喝喝、糖衣炮彈,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。華為認為,關鍵客戶關系最主要做的就是能夠幫助客戶職業成功,幫助客戶公司商業成功。
關鍵客戶關系一定是建立商業目的的協同關系,最終體現在商業目標是否達成。這樣的協同與單純的合同買賣不同,因為它不存在字面上的協議,從來不會因為客戶關系好就能直接簽合同,只能表現在項目的支持度上。
作為一名客戶經理,首先為人要有趣,其次要能夠給客戶帶來有價值的信息,最重要的是有品牌、誠信,讓客戶感覺值得信賴。
親密度和支持度是關鍵客戶關系的兩個重要評價維度。
針對關鍵客戶關系,華為把客戶的事業成功放在首位:幫助客戶解決經營難點,通過專業能力幫助客戶提升業績,甚至在某些產品、關鍵解決方案上,和客戶一起合作。例如,當客戶業績下滑的時候充當他的參謀或管家,自制一個有效和客戶溝通的方式,通過不斷的匯報,既提升了親密度,又在匯報過程展示了解決方案和企業的產品服務,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客戶對公司的支持度。
關鍵客戶關系日常的維護,也需要正常的商務活動,這些禮物不一定要花多少錢,但一定要用心。比如,幫客戶過一個難忘的生日,高層拜訪的時候,互相贈送一些價值不高但是有紀念意義的禮物。經過日積月累的持續投入,當客戶習慣了與你溝通,習慣了你的服務,這種情感的積累會形成很高的壁壘,對競爭對手來說這是一個高山仰止的壁壘。
2
普遍客戶關系
神秘的華為“挖土豆”團隊
對于不是領導的,普遍的客戶,也要重視。華為對普遍客戶關系的戰略導向——不急功近利,不壓在一兩個關鍵客戶身上,把客戶關系一層一層夯實,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。
任正非認為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就要圍繞客戶轉,轉著轉著就實現了流程化、制度化。比如華為曾要求全員(包括副總裁以上的高管)圍繞客戶轉,要求每周最少見客戶5次,并將拜訪情況統一匯報到客戶關系管理部進行考核。
堅持與客戶交流,聽客戶的聲音,就是要讓客戶不斷幫助自身進步。普遍客戶關系的構建幾年以后讓華為嘗到了甜頭,幫助華為超越了西方公司。
華為還成立了一個“挖土豆”團隊,專門在地市本地網尋找機會點,或者是跟運營商一線市場人員一起尋找業務增長點。在運營商投資下滑的情況下,華為業績還在增長,這都得益于華為普遍客戶關系能力的構建。
通過提前溝通獲得很多關鍵信息,可以快速進行產品的開發和布局,實現技術領先和測試領先。最后在項目投標過程技術評分可以領先于友商。技術評分領先可以帶來商務溢價能力提升,促進產品盈利。
3
組織客戶關系
最好的合作關系是“門當戶對”
對于組織客戶關系,華為根據目標客戶的選擇,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,將客戶分為S類、A類、B類、C類。S類客戶屬于戰略客戶,A類客戶屬于伙伴性客戶,這兩類客戶都是公司重點客戶。
對客戶進行分類以后,戰略客戶和伙伴客戶要深入洞察,從原來只看項目、看機會的角度,要轉到站在客戶的視角去了解客戶的行業,分析和規劃客戶的業務,判斷客戶發展潛力。
組織級客戶關系管理的目標就是要與S級和A級客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。組織客戶關系是公司與公司之間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契合,拓展的過程就是培養文化認同的過程。
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,同時明確自身現在和未來能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,理清企業產品與服務在客戶業務當中的定位——是否為主航道業務。
此外,還要做戰略匹配度分析,若客戶的發展戰略跟企業背離,即使對營收貢獻很大也會定義為現金流客戶,策略和投資也要逐步收縮,并把資源轉移到更高價值的客戶上。
組織客戶關系的拓展方式,華為主要有四個方面:
第一是戰略對標會議,通過戰略對標來了解客戶未來的戰略、投資領域、業務范圍、組織架構等等,同時給客戶戰略對標的時候,一方面了解客戶的戰略,一方面也傳遞公司的戰略給客戶。
第二是高層帶隊互訪,展會、論壇、懇談會、公司參觀等都可以作為高層互訪的基地,都可以做,當然最好的營銷圣地還是公司。
第三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簽之前首先要做好客戶選擇,要跟20%的價值客戶去簽,而且簽的不能太虛,要虛實結合。簽戰略合作協議的過程也是梳理客戶的決策流程,來幫助客戶高層降低決策難度的。所以好的戰略合作協議會把年度的項目提前圈定下來,甚至兩年的項目進行簽訂,最好形成獨家的合作協議,以減少中間環節,或者招投標走一下流程。這樣一線的銷售會更加安心的來調動公司資源,以提供給客戶。
第四是建立聯合創新中心。這里需要注意在聯合創新中,一是最好與客戶的市場部門、一線部門去溝通找到創新點;二是創新點要與客戶方的最高層領導達成一致,然后雙方投入團隊,投入技術人員進行團隊聯合創新,可以聯合做行業申報,做知識產權的共享。
其中聯合創新中心是構建組織客戶關系非常好的手段,能和客戶進行更加緊密的協同,甚至是知識產權的共享,聯合做一些行業創新的申報,讓價值客戶來獲得跟他的能力相匹配、更加領先的行業地位。
4
客觀關系的評價和洞察
1、如何評價客戶關系?
客戶關系能否評價?系統的客戶關系評價,可以協助公司對業務員進行準確評價。系統的客戶關系評價模型主要包含兩個維度,客戶關系的評價也要結合這兩個維度進行考核。
維度一,KPI的經營結果:人均銷售+人均利潤。
如果我們把還沒有我們產品但擁有高價值戰略客戶的市場稱為“鹽堿地市場”,就需要我們把市場目標放在首位,產品突破放在首位。
在銷售突破“鹽堿地市場”的過程中,不可能考核銷售收入,這個時候的考核標準應該是:銷售關鍵的動作是否做到位。
對新突破的市場,我們主要考核的就是增長,跟去年相比,增長規模如何?而對于成熟的市場,我們主要考核的就是利潤,主要體現在目標完成率。
目標完成率是量化指標:人均銷售貢獻+人均利潤貢獻,包含了有效增長、利潤、現金流等。
維度二,現場行為管理:9大關鍵業務動作。
現場行為管理主要分為信息完整度、提升計劃的完成率、客戶滿意度三個部分,這三個部分又分別有三個具體考核的關鍵業務動作。
信息完整度:包括制定客戶群及客戶戰略、客戶關系規劃、管理客戶信息;
提升計劃完成率:包括關鍵客戶關系、組織客戶關系、普遍客戶關系提升計劃的完成率如何;
客戶滿意度:包括規范各類客戶的接觸活動、提升活動完成質量,對客戶滿意度負責、解決閉環問題和投訴,做好客戶意見的收集、記錄和傳遞。
準確地說,客戶滿意度叫客戶期望和滿意度管理。我們把量化的指標和關鍵動作結合起來,覆蓋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客戶關系評價體系。
這個系統化的評價模型,能幫助我們有效地管理公司的業務員。千萬不要只聽一線銷售人員講故事,一定要有量化指標。
2、如何開展客戶洞察?
展開客戶洞察首先是正確解讀客戶的發展戰略,戰略匹配度是客戶選擇的關鍵因素。
1)構建客戶信息收集渠道:
第一是構建外部渠道,行業咨詢報告、股東大會、分析師大會、投資人都可以;
第二是構建內部渠道,客戶網站、內部刊物、年報、客戶方我們的教練、包括友商,客戶信息收集并非多神秘的東西,80%的信息都可以通過公開渠道獲得。
2)分析客戶的發展戰略:
首先了解客戶的未來戰略,包括它的投資領域、業務范圍和組織架構。我們需要知道現在和未來我們能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,我們的產品與服務在客戶的業務中是主航道還是邊緣業務。如果屬于邊緣業務,我們就得進行下沉分析。
戰略度匹配分析:對于客戶的分析除了看現在的機會外,還要分析未來3到5年客戶的戰略方向,有哪些跟我們是相關的。如果客戶跟我們的戰略匹配是漸漸背離的,即使現在它對我的營收貢獻很大,我們也會把它定義為現金??蛻?,對它整個的投資策略是逐步的收縮,將資源轉移到高價值客戶上面。